- · 《疾病监测》栏目设置[10/06]
- · 《疾病监测》数据库收录[10/06]
- · 《疾病监测》收稿方向[10/06]
- · 《疾病监测》投稿方式[10/06]
- · 《疾病监测》征稿要求[10/06]
- · 《疾病监测》刊物宗旨[10/06]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论文_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表1) 2.3 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正确态度持有情况(表2) 2.4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表1)
2.3 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正确态度持有情况(表2)
2.4 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正确行为具备情况(表3)
2.5 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关系
2.6 重点关注人群的确定
2.7 重点关注人群的特征分析(表4)
3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人群特征,为学校和社区采取有效的食品安全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7个区域抽取70个样本县(区或地级市)共2 446名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四象限分析法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的KAP现状及其人群特征。结果中国居民对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2.20%,对正确态度的平均持有率为59.26%,对正确行为的平均具备率为70.08%。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平均得分为(4.98±1.61)、(4.74±2.34)和(7.01±2.20)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均呈正相关(r=0.228、0.440、0.201,均P <0.01)。中国2 446名居民中,有1 328人(54.29%)归为第一象限,有624人(25.51%)归为第二象限,有281人(11.49%)归为第三象限,有213人(8.71%)归为第四象限。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其次是第二象限;年龄0~20岁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四象限,21~40岁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而41~60岁者则更不容易被划分至第二象限;大专/本科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二象限,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亦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已婚者更不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家庭年均收入<10 000元者更容易被划分至第三象限。结论中国居民防范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整体水平偏低,应根据各象限人群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干预,促进其掌握足够的食源性疾病知识、持有正确的态度和具备正确的行为。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R155.3
文章来源:《疾病监测》 网址: http://www.jbjczz.cn/qikandaodu/2022/0130/1955.html